17天的「公共運輸環島情」計畫在8月25日告一段落,這些日子以來某些旅行中的感動仍在心中迴盪,接下來計畫的成果,我想應該提供一些回饋給主辦單位做為我的「感謝」之意。
這次另類的「遊學台灣」,以雙腳與五官經驗台灣正在發生的29個在地故事,而它們與我ㄧ樣雖然處於「進行式」,但同樣都融合著個人夢想與「利益他人」的自我實踐。走過了這個過程,那麼以下就是我的計畫檢討與回饋:
我的檢討
(一)客運使用比例仍可改進
回頭想,公路總局提供計畫經費應該是想鼓勵以「客運」為主要交通工具,然而走訪過程卻發現有些困難。尤其台灣東部及南部要全程用「客運」旅行,是得用「時間」來換取搭乘的機會,由於參訪者的安排數量較多,讓我沒有太多「等車」時間,像「一天只有兩班車」的五溝水難度又更高了。也因此,可以思考要鼓勵「慢活公車旅行」,到底「背包客」等公車的時間以多久比較適合呢?
提供客運「便利性」規劃本來就不容易。不可諱言的,我以「火車」作為「跨越縣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因為火車「時間」較容易掌握。規劃初期曾想以客運連結「基隆到宜蘭」,就因無法趕上參訪點的公車時間,最後選擇火車。而「花蓮到台東」也如此,客運一天只有一班車,且全程四個小時才能到達,這樣的安排真的不容易,而從台東到屏東是沒客運可搭,火車當然是唯一選擇。來到屏東,屏南、屏北距離超過2個小時,被載到五溝水時,在地人說這裡一天只有2班車,可是五溝水是個人文與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這樣的交通讓人難以「親近」啊!
(二)網路使用的困擾
活動前在網路上建立了臉書社團及Yahoo部落格,在活動進行中,臉書分享多是上傳照片以及文章分享為主,而「公共運輸環島情」的網頁分享,因為一直遇到無法張貼的問題,最後只好放棄。而Yahoo部落格因為有留言者的限制,朋友跟我反應必須申請才能登入留言,這也是當初沒想到的。後續臉書分享,又遇到Yahoo部落格文章被臉書封鎖,只好到Google再申請一個Blogger分享文章,這些網路分享的情況,對自己來說是有些困擾的。
不過因為網友的協助,也讓部分文章能在網路上被轉寄,而成果影片透過網友楊武男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影片製作受限於成果報告的時間,不過未來可以另外加製完整版再來分享。而計劃外透過臉書舉辦了兩次「共學日」活動,雖然點「參加」者不少,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這也是我在文章中討論到「網路活動」如果沒有「實體互動」的信任,很難創造真正的連結。
倒是因為我的走訪主題與「社區發展」有關,因此引發一些相關工作者的興趣,例如埔里電子報就轉載我的文章、南迴協會也來函要轉載到他們的網站上。我無法知道誰看了文章,但是我相信從社區發展的角度切入,一定會對社區關懷者產生影響的。
(三)預約「未來」的旅遊行程
當全球化的浪潮逐漸轉向「全球社區化」或「全球在地化」時,挖掘社區裡的各種資源就成在地組織必做的功課。一般人認為的「旅遊」多會將眼光放在既有的「風景區」或「遊憩區」,殊不知道「社區發展」正在預約未來的旅遊點,因為它融入在地生活、趣味與特色,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旅遊內涵。因此,我的計畫主軸雖然是「關懷在地的人或組織」,但也因為要與這些人接觸,我先了解了這些地方所面臨的「交通困境」。
(四)時時樂於分享
「旅行」的趣味在於行程中所接觸的人事物,這趟旅程我徹底發揮「分享力」,無時無刻與別人分享「公共運輸環島」的趣味,甚至鼓勵他人明年有機會也加入申請的行列,或者自己規劃一趟屬於自己的環島旅行。因為這樣的態度,一路上得到許多回饋,例如經過宜蘭大學,司機正好畢業於宜蘭大學前身的宜蘭農工,他就跟我分享自己就讀宜蘭農工時有趣的學生經驗。一起下車的阿婆還跟我說「我搭車這麼久,從來不知道這個司機這麼有趣啊!」。或者在等公車時,有人會提醒自己怎麼搭車,在埔里崎下等車時,跟阿婆聊天,她知道我在環島,竟然一直提醒我說「路在嘴巴上,要記得問人才不會搭錯車喔!」,阿婆的貼心也讓人滿心溫暖!其實,理應在客運裡是不能跟司機交談的,但是我都會以「環島旅行」為由,請司機在我要下車的站牌快到時提醒我,而「環島旅行」也就很快變成我們的「話頭」,雖然我的聲音沒有很大聲,但是同車的人大概都知道「這個女生拿交通部的計畫在環島旅行」。對我而言,分享力是我另類的「活動宣傳」。
(五)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計畫的開始
這次計畫得以入選,真的非常感謝,能去拜訪這些放在心中很久卻沒有機會去拜訪的組織或人,就是因為入選才得以實現夢想。「社區」對我來說,不僅是工作場域,更是實踐「夢想」的地方。在這趟旅程中,看到這麼多人用自己的方式關注在地發展,或者為在地做一些好事,這些都強化我對「社區」遠景的能量。因此,延續「公共運輸環島情」計畫,下一步我想把「社區合作」變成一種運動,讓社區的人有能力「互助」,或者兩個社區間也能產生「互助」網絡,因此另外一個「台灣幸福」的故事就有可能因此展開。透過這次計畫,下一步我想「揪集」更多願意伸出雙手提供別人「幸福」的人,一起創造故事,而我的「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正努力向前當中……。
給予主辦單位回饋
沒有一個計畫是完美的,但是我確信每個計畫都有它獨特價值。因此,花了17天走過25個參訪點,他們能用另一個角度提供主辦單位怎樣的回饋呢?
(一)為「誰」而規劃的交通路線
在埔里紙教堂時,我跟暨南大學博士生張力亞分享公共運輸環島計畫的想法,他說要推動公共運輸旅行應該先問「主體」是要給誰搭乘的?他說如果連居民都覺得客運不方便,那麼「背包客」或「觀光客」怎麼會想用客運來旅行呢?
(二)建構公共運輸旅遊平台
確實現在有很多背包客是會想用公共運輸工具旅行,但是要推廣「旅遊」,那麼就可以鼓勵背包客將自己走過的行程分享出來,並且集合建置在一個「公共運輸旅遊平台」上,讓想用這樣方式旅遊的人可以在此交流,這樣的作法政府不需要花大錢,卻可以豐富旅遊的深度與廣度。這是張力亞分享的觀點,我覺得非常的棒。
(三)建置短距離循環客運的可能性
面對「節能減碳」議題越來越夯,怎麼運用最小能源創造最大便利,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看到交通部推出「台灣好行」公車來連結景點交通是很棒的做法,然而景點以外的交通連結,是否能套用這種「短距離循環客運」方式來提供民眾便利交通呢?當交通便利性提高,相對使用者就會增加,我認為這是「公共運輸旅遊」最基本的問題。畢竟,越是便利的交通,越能帶起背包客隨時出門旅行的動力,甚至對推展外國人來台灣旅遊也是很好的基礎。
(四)全台悠遊卡「都會通」
這次環島旅行發現到台北捷運的悠遊卡在全台客運都可使用,這是非常棒的,至少我不用每次得為「找零錢」或「購票」而手忙腳亂。透過這種「一卡都會通」的做法讓旅行可以更輕鬆,真的非常便民,這對「公共運輸旅遊」有加分作用。
(五)客運司機的多語言能力培養
當我從旗山前往台南路上,遇到一個只會講客家話不會講華語的阿婆,這對只會講台語跟華語的司機來說,產生溝通上的問題。還好因為台北捷運有四種「華語、客語、台語、英文」的播報,所以我知道「下車」的客語怎麼說,也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能幫助這位客家阿婆。而這個經驗也讓我思考,台灣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果客運司機的語言培養能針對客運路線上的「語言需求」,無形中也拉近客運司機與乘客之間的距離,再之,也是很好的語言生活推廣。
最後總而言之,「公共運輸環島情」計畫對我而言,不是單純的「旅遊」計畫,而是一個提供「社區」改變、「人我」連結,甚至是給予公部門意見「提昇交通品質」的過程。每個計畫者都可以透過自己的雙腳,為交通品質提昇做一點好事情,而這樣的計畫累積基礎,未來也能讓夠多人受益。畢竟改善後的便利交通,對我這種依賴「公共運輸工具」的人而言,才是無上的福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