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公共運輸環島情」的旅行,在還沒有出發前就把它訂為我的另類「遊學台灣」,因此,特別把奇岩社協舉辦「遊學台灣」活動的T恤拿出來,把自己當成學員,以公共運輸工具環島向「各個關懷在地的人與組織」學習。17天行程,每天行程緊湊且收穫滿滿。
出發前,我寫了一篇「尋找改變的力量」,我希望透過環島旅行找出「公共事務」、「組織」、「參與者」三者的關係,在旅行中也確實感受到這三者間相互的影響。
第一站,雞籠文史協進會莊麗卿秘書,因為喜歡文史,進而成為協進會的一員,然而也因她帶動了家人一起協助協進會的相關事務,家人無形中也受到啟發。
第二站,礁溪林美社區吳秀鄉女士雖是社區發展協會的工作人員,工作之後了解社區關懷的活動,讓他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第三站,員山的楊文志因一則老農在日正當中暴斃的報導,開始對農業有了深刻的思考,甚至投身進行農法研發,他說希望未來可以透過這些方式來幫助更多人。
第四站,豐田「五味屋」陳禮安來自台北,因看到孩子與母親別離痛哭的場面,促使她決定到花蓮工作,後來看到孩子的母親也進入五味屋工作,他認為可以提供在地人一份工作是很有意義的。
第五站,原訂住宿台東刺桐部落因變更計畫無法成行,不過參與他們「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志工行前說明,間接也了解刺桐部落因杉原灣被蓋大飯店議題,開始他們尋求各種改變的可能性,除了成立組織還在社區推動各種生態活動。另外,借住朋友林震洋家,他分享孩童時美好的環境經驗影響他進入環保組織工作,甚至參與選舉希望從政策面來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第六站,來到台灣最偏遠的達仁鄉,南迴健康服務關懷促進協會張凱雁小姐受總幹事影響而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組織推動「方舟教室」計畫上可以著力,她先生甚至開始有整合自己專業與社區資源的想法,希望未來可以在土坂村開設民宿,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土坂。
第七站,與屏東環保聯盟洪輝祥老師時遇到綠黨朋友,我們一起去關心國定古蹟下淡水溪鐵橋旁的火葬場議題,參與居民因了解社區狀況,深感此建設對當地環境的衝突,故站出一起關心,而洪老師去協助討論後續的行動。
第八站,五溝水這個客家傳統聚落擁有很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文化資產,目前面臨河川「水泥化」的課題,也因此他們希望透過組織串連,希望美麗的河流樣貌可以保存下來。
第九站,到四重溪「綠農的家」的彩虹農場,在這裡洪輝祥老師以永續循環農業的概念來耕作,並且培育青年返農,他希望透過「綠農」無除草劑、無化肥、無農藥等做法去實現「台灣有機島」的願景。
第十站,在旗山尊懷活水人文協會,看到青年運用自己的創意與活力,不僅組織「台青蕉」樂團,還鼓勵外地青年到旗山來體驗蕉農生活,藉此推廣在地文化,所以協會王中義理事長說「青年願意出來接棒,自己的任務已了了」。
第十一站,以鹿耳社區土壤鹽化的地方很難生產作物,可是鹿耳社區發展協會前任理事長蔡登進,也是現任多元就業的專案經理,就利用現有資源開發社區產業,為社區朋友提供一條出路。
第十二站,由塗溝社區李自在執行長分享社區發展過程及社區力量的互動衝突,他認為社區發展不能只著重「硬體」建設,因為後面維護需要更多居民介入才能持續,反而應該善用社區文化資源與自然資源來創造發展特色。
第十三站,布袋嘴文化協會的劉智熒秘書的經驗,因總幹事要她拍攝布袋之美的功課,讓她對自己生長的布袋有了不一樣的認識,甚至全心全意地投入社區發展活動。因此,一個組織領導人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第十四站,虎尾巡禮搭配計畫外的「網路共學日」,結果未若預期,經由網友葉振山的導覽我才認識虎尾,並從他分享自己開始認識虎尾的過程,了解一個人的「改變」,對土地產生愛很重要。有個朋友曾對我說「沒有認識,就沒有愛」,真的很貼切。
第十五站,由張力亞分享紙教堂及桃米社區,他因有豐富的社區營造經驗,因此除了解說外,還分享了他對背包客環島的想法,他認為提供便利的交通需求,才是讓更多人願意成為背包客的基礎。
第十六站,籃城社區陳瑞芳老師從照顧自家長輩延伸到社區關懷,並善用自己的「行政能力」整合社區資源,讓長者可能愉快生活還能發揮所長。她的表現就是一個很好的在地組織影響者。
第十七站,借住吳玉瑜家,能了解到龍眼乾的傳統烘焙方式是很好的學習,她說福田社區在辦理活動的時候,他們一家人也會幫忙。因此,透過「公共事務」讓居民與社區組織產生連結。
第十八,福田社區發展協會張慶富理事長與簡銘執行長同屬核心的「十二壯士」,他們從社區資源調查到舉辦大型活動都很努力投入。另外,他們還以「安全社區」為目標,利用「時間銀行」的概念來延伸照顧志工的家庭,是很棒的社區管理方式。
第十九站,從魏清水身上看到在地的草根精神,透過一己之力試圖為家鄉找願景,「國光石化」議題曾帶來環境衝擊,但也加強他為在地開創新途的意志。
第二十站,來到水碓聚落,江慶洲一個人投入家園守護行動,他希望傳統聚落內含的智慧與價值能繼續流傳下去,雖然今年在守護成果上遇到困難,但他仍舊努力尋求其他的可能性。
第二十一站,由彭秀春帶領我認識華隆罷工與後龍火葬場議題,這些大型的議題都能讓一些參與者改變,就像一位參與者說的「以前看到別人抗爭都覺得與自己無關,現在換自己時才了解別人的痛苦」,而彭秀春就是因為是過來人,所以她願意去幫助更多同病相憐的人。這就是公共事務影響一個人的範例。
第二十二站,在竹北新瓦屋客家園區聽陳板老師分享客家人面對公共事務的生存智慧以及新瓦屋的保存概念。我想某些事件看起來是「失去」,其實正在醞釀未來「重新獲得」的可能性。
第二十三站,原本是「網路共學日」,但因颱風取消。在根與翼工作室了解主婦們透過「相互合作」所凝聚的力量之大,雖然是一塊小小的「夢田」,卻成為彼此學習成長與實現夢想的園地。
第二十四站,在觀音海岸了解「千年藻礁」議題,聽到潘政忠理事長分享新屋永興社區成功抗爭風力電廠興建的例子,可見「公共議題」是凝聚社區力量的好起點。
第二十五站,林秀美與邱子容她們湳仔溪守護聯盟在守護行動失敗後並沒有氣餒,反而成立枋橋文化協會轉型推廣板橋文化,一條溪的守護,變成一個城市的文化推展,看起來「失敗」其實不是失敗,而是轉往另一條「勝利」之路。
這次環島旅行所經歷的每一件事件,都提供我在「社區發展」主軸上的多樣思考,讓「遊學台灣」的尺度跨越「社區」成為「台灣」整體的社區發展,也醞釀我未來在社區發展領域可以著力的方向。「公共事務」是個「轉變子」,它開始轉變「參與者」、「組織」、「社區」的命運,所以每一件「公共事務」的發展都是值得學習與期待的。它,也正在轉變我呢!!因為「台灣幸福」的故事正不斷在上演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